美國內閣官員為何會難產?


錢美臻綜合編輯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即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而就職日天會有多少位內閣官員被正式確認,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因為過去幾屆總統在就職當日,也是就任後第一天,可正式向參議院提交內閣提名人名單的日子,尚未見到過內閣名單有全數通過的情況。

比對過去數屆美國總統在就職日當天,向參議院提交內閣官員提名名單的通過率,可以見證美國國會與總統的權力制衡。

奧巴馬總統在就職當日,僅被參議院確認通過6名內閣官員,直到就任快滿100天,到4月28日才填滿確認了內閣官員名單,而且有3位閣員提名人遭國會反對。

小布希總統在就職日當天,通過了7位閣員,且只有1名內閣提名人被國會反對。而且他在1月30日時便完成了內閣組建。

柯林頓總統在就職當日,只有3名內閣提名人被參議院通過確認,他除了司法部總檢察長提名人因涉入雇用非法移民保母醜聞案,而更換人選拖到3月11日才通過。其他的閣員官員,幾乎在當時參院為民主黨佔大多數的情況下,很快在的他上任後2、3天內確認任命。

相較於其他三位總統在就職當日,參議院的多數黨都是與新總統同一政黨的政治同僚,共和黨籍的老布希總統就職時,因為恰巧當時參議院多數黨為民主黨。因此老布希總統當日被搞了下馬威,就職當天沒有任何內閣官員被確認通過,但老布希總統在只有國防部長被反對而換人的情況下,於3月17日確認所有內閣成員。

那最新的共和黨籍總統當選人川普的情況哩?川普提名的內閣人選已從10日開始,將陸續接受參議院的任命聽證會。不過在參議院為共和黨籍為多數黨的情況下,就職日當天應不至於有”掛蛋”的情況。而且太太趙小蘭是內閣被提名人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切爾(Mitch McConnell),已公開表示他希望能有6至7位官員被確認。川普內閣底定的日程表應是滿樂觀的。

美國內閣(United States Cabinet)通常被稱為”XX總統內閣”,是美國聯邦行政部門的官員。美國總統有權提名其內閣僚屬,後經過參議院確認後任命,藉以輔助總統執行其行政權。其實美國憲法並未規定總統一定要任命內閣,但從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開始,便有任命內閣的慣例,因此美國內閣也被視為政治常態。基本上,總統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執行者與負責人,內閣官員是輔佐總統執行政務的下屬。

本網站內容嚴禁未經授權轉載、複製。本網站僅為一般訊息平台,所發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購買、要約等建議,不對資料之完整性、精確性等作任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