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变世界】华洋「饿了么」大行其道


【美国新闻速递】杨平俊 橙郡报道

一场疫情改变大众生活方式,对于习惯三餐都外食的民众来说,如无法自行烹煮,点外卖自然成了唯一选择。这一情况造成市场对外卖需求猛增。外卖业务在这特殊时期,意外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间。

一场华洋外卖竞争在所难免。仅在南加州以「Uber Eat」、 「Postmates」「DoorDash」和「GrubHub」代表的主流外卖代表。华人外卖平台包括:  「熊猫外卖」、「Chowbus」「GESOO」、「EASI」、「Hungry US」和「饭团外卖 Fantuan」等。

外卖平台宣传口号为支持本地餐厅

来自平台新动向:

Rose Hills 玫瑰岗纪念公园 福地 中文专线

据「福布斯」(Forbes)7日的报道,Uber看好外卖市场的强劲需求,Uber确认将以约26.5亿美元收购送餐平台「Postmates」。Uber希望通过收购Postmates, 帮「Uber Eats」消除一个竞争对手,使其成为仅次于DoorDash,美国第二大外卖公司。

外卖平台夺市场争份额,竞争激烈。各平台策略基本分三种。第一,拼“银”弹,平台砸钱大撒币,靠首单减免或免运费吸引新用户。第二,推会员制,缴纳会员费即享无限外卖次数;第三,与信用卡公司或跨平台合作,推独家外卖优惠。

外卖附加费用过多让不少人却步

来自业内人士观点:

从事外卖平台工作满2年 ,现任职于北美某华人外卖平台高管的Jerry,向记者介绍北美外卖平台和中国的“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有很大不同。第一,客单价高,Jerry称,根据其后台数据显示,过去三月的客单价平均价格接近40美元。

第二,目标用户点外卖几乎是一个刚需,不需要补贴,只需要服务。虽然不少中餐及亚洲餐厅分布较为密集,但消费者的住所都很分散,对于外卖非常渴求。

他指出,面对北美市场的特性,加上新冠疫情的因素,诞生一波华人外卖平台。 他指出,华人外卖平台拥有一些主流平台不具备的优势。以南加州华人聚集的罗兰岗为例,大部分中餐馆普遍和主流社会交流较少,缺乏懂英语的服务人员。

其次,大部分华人餐馆仍然沿用了国内的餐饮内容、经营方式、管理经营。餐馆的特色和美国本地文化融合度不高。华人外卖平台可发掘那些主流送餐平台无法触及的商家。华人送餐平台在语言和行事风格上,更易与华人餐厅业者接上“地气“。

不少华人外卖平台与支付宝合作

Jerry称,华人平台百分百的“中式思维“是造就华人送餐平台迅速崛起。其目标清晰服务吃中餐的华人,从平台架设到宣传紧跟华人目标客户。具体措施为,第一,开设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和餐厅摇旗呐喊,不停宣传;第二跨平台合作,如加入支付宝的本地生活加强引流。

第三,在平台操作设计上配合华人操作方式 ,搭建了主流app没有的客服体系和点评体系,前者协助食客在用餐时问题、解决投诉,后者让食客能够有更强的参与感和更多的参考内容。

来自商家的声音:

来自「眉州东坡」尔湾店店长 Jay称,他们的店开放10多个中外外卖平台的进驻,外卖平台的平均收费占总餐费的20%以上。他称,这个收费固然不低,但这是普遍的情况。

他指出,虽然餐厅也有打电话来订餐的食客,但目前主要的客户源依旧以外卖平台为主。

Jay向记者透露,虽然餐厅拥有10多中外外卖平台的进驻,加上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做起团购等方式,力求全面开花拓展客源,但目前餐厅收益较疫情之前仍是天壤之别。他称,这不是他们一家餐厅的情况,大多数餐厅都是如此。餐厅目前能做的就是坚持过去,希望疫情赶紧过去。

即使是取消运送费 相关费用也是不低

来自消费者的声音:

住在Laguna从事摄影工作的林小姐称,外卖平台的确提供一定的便利,但附加费用太多。她称,有次某平台在做限时零运费促销时,她点了一个汉堡,虽然运费是零, 但她仍需支付额外的服务费和小订单费等,让她十分不解。最后她还是选择打电话然后直接去取餐。

本網站內容嚴禁未經授權轉載、複製。本網站僅為一般訊息平台,所發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購買、要約等建議,不對資料之完整性、精確性等作任何保證。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