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剧作家刘彦武云上谈剧本创作:从小说到荧幕


洛杉矶讯:

3月13日,中国著名剧作家刘彦武云上畅谈从小说到荧幕剧本创作诀窍,来自美国纽约、旧金山、华盛顿以及加拿大、中国、日本、欧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相聚云端,聆听了精彩的讲座。抖音和视频号同步直播,逾千人挤爆直播间。这次云上讲座系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主办的《洛城文学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北京橙子时代传媒公司协办。

刘彦武是中国著名剧作家,从事剧本创作四十余年,作品近千万字,深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电视剧《山不转水转》曾获得“飞天奖”二等奖,全国首届“五个一工程奖”。六集电视连续剧《党员二愣妈》获“飞天奖”一等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并被列入中宣部、文化部建国五十周年五十部优秀电影电视剧作品。他的电视剧《黄河那道湾》、《李小龙传奇》等深受电视观众热烈追捧。他更荣获第1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奖,是中国编剧界颇受瞻目的优秀剧作家。

Rose Hills 玫瑰岗纪念公园 福地 中文专线

刘彦武的讲座从新媒体时代讲起,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剧作者该如何发力。主要讲解了两个方面内容:第一,针对当下的媒体要求,探讨把小说搬上荧幕的方法和实际操作问题。第二,作家要用编剧的思维和技巧,让小说本身具备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基础。

讲座中,他用生动的实例详细阐明了小说的叙事方法和不同风格的剧本设计之间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差异。他说:小说家和剧作家的思维坐标的不同。小说家的思维空间基本上没有限制,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但是编剧的思维只能在既定的时空里安排剧情发展,这是由荧幕的限制和拍摄条件决定的。
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本的结构艺术上,他分别用两个层次来讲述,一个是剧本文学意义上的结构艺术。一个是剧本操作意义上的结构方式。两种层次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如何让剧本的文学意义在镜头前呈现,这就要求职业剧作者在考虑文学层面的同时还要考虑剧本的可操作性,考虑到剧本里的每一个场景设计,每一个角色的行动路线是否适合拍摄。

在小说家和剧作家的优势互补上,他用自己的创作实例详细说明了剧作家面对一部小说时如何下手做好编剧的工作流程,那就是:“榨取”原作;注入独特理解,升华人物,深层外化;调整节奏;完成配角等等。同时,他还针对小说改编成剧本的几个关键要素,如对时空的把控方式、叙事节奏的压缩技巧、人物关系链的设置、戏剧矛盾的建构等等做了详细的讲述,并在讲座后认真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顾问、著名作家石钟山和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杜正麒作为助讲嘉宾发言。石钟山说,数十年前我也是看着彦武老师的戏成长起来的。今天他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提纲携领地讲述了由小说到剧本的创作技巧,我深有感触。我接触的很多作家以后发现,以前我以为作家和编剧是一样的,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作家和编剧行业是并驾齐驱的。我的感触颇多,受益很大。

杜正麒在发言中说,做传媒的,存在一个源头,编剧就是这个源头。我和刘老师很有缘,缘于大书房,源于一次搭讪。跟刘老师接触以来,我学到了很多。目前我们做了剧情小说、电子书等,系统地做了一些音像作品,我们要充分地把刘老师四十年来的作品用各种有价值的方式传播出去。

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荣誉会长叶周、会长黄宗之、纽约女作家协会创会会长顾月华、加拿大渥太华中文写作协会会长笑言也都纷纷在讲座上发言。讲座精彩纷呈,干货满满,与会者大呼过瘾,意犹未尽。正如主持人,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现任监事长北奥所说:听了讲座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这是又一次成功的国际间的文学交流活动,协会会长黄宗之表示,这样的活动还将继续开展下去。

再现文化史神奇时刻 《问问你妈妈:爵士乐的12种情绪》精彩落幕

促文化融合 橙郡联合之路普及农历新年文化

【侨社之声】一个理工男的文学之路

本網站內容嚴禁未經授權轉載、複製。本網站僅為一般訊息平台,所發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購買、要約等建議,不對資料之完整性、精確性等作任何保證。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